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宽辛】九万字
八
桃花青团
2024/12/24 10:31
大众
加载中……
时间倒回至一炷香之前。 元仲辛觉得自己是被项晚儿的声音吵醒的,也可能是因为毒发之后太冷冻醒的,总之王宽走之后差不多半个时辰,他就睁开了眼。 “韦大哥,这可怎么办?”项晚儿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哎呀,这……”韦原也烦躁地抓着头发,“还是要先求援!但平凉来回得一日,会不会来不及啊?” 柳如丝坐在桌边沉吟不语。屋子中央的炭火烧得正旺,噼啪的声响引得项晚儿朝这边看了过来。 她就是这时候发现元仲辛醒了的。 “元世兄!”她三步并作两步跃至床前,“你觉得怎么样?” “没什么力气,”元仲辛在项晚儿的帮助下挣扎着坐了起来,“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哎——”韦原下意识不想让元仲辛知道,但他对自己什么水平也心里有数,眼下的情形,也只有元仲辛能主持大局了,于是伸出去阻止的手半道打了个弯收到鼻子底下轻咳了一声,“晚儿姑娘你说吧。” “我一到祁川寨就遇见我们寨子里在那儿望风的人往这边赶。他说夏军集结了好几万人,已经朝这里杀过来了!”项晚儿喘了口气,“祁川寨与高平寨兵力不足以抗衡。最多今夜!今夜就会杀到镇戎军城下!” “什么?镇戎军可有动静?”元仲辛心中大惊,“你去府衙找过王宽了吗?” “我……”项晚儿面露难色,“我说了你别着急。” “到底怎么了?”元仲辛手不自觉攥紧了身下的床单。 “镇戎军根本没有出兵应战的迹象。我本来想去府衙找王大哥的,谁料还没到地方就发现那里已经被驻地的士兵围得水泄不通,街上一个闲杂人都没有!店也全关门了!我抓了一个当兵的问了才知道,几个营指挥使在石大人的鼓动下带头造反,说要取蔡见贤的狗头!” 元仲辛只觉脑中轰然作响,原来这才是石有瑕的全盘计划! “对了,我们寨子的兄弟说……”项晚儿一脸不忍地看向柳如丝,“石大人休沐的时候去的根本不是祁川寨,而是……” “高平寨,”元仲辛的声音短促,也朝柳如丝望了过来,“他去的是高平寨。” 韦原这回倒是很快就接收到元仲辛的思路:“高平寨榷场有很多夏人商贩!你是说他其实是去与夏人接头了?” 柳如丝心凉了半截,求助地看向项晚儿,后者却朝她点了点头。 事已至此,元仲辛不得不点破真相:“抱歉了柳大夫,石有瑕与夏人勾结,恐怕那才是他为你求药的真正门路。”将他们来此之后的蛛丝马迹及诸多疑点前后串联,得出这个结论并不困难。 想必这就是石有瑕明知他们拿到了罪证却没有惊动蔡见贤的原因。他去高平寨通知了夏人暗探将攻城的行动提前到了今晚,同时把蔡见贤留在府衙做他煽动叛乱的活靶子。 元仲辛重伤在身,说不动那么多话,但在场的都不是蠢人,也都已经想明白了整件事情。 “元仲辛,你要相信王宽!你现在不能再动了!”到底共事数年了,韦原看得出来元仲辛这是坐不住了。 “王宽绝不可能把蔡见贤交给叛军……镇戎军驻军上万,就算带头去府衙作乱的只有几千人……”元仲辛抬眼朝韦原看过去,“他们只有两个人。” 理智告诉他要相信王宽,感情却令他的心早就飞了过去。 生死攸关,他怎么可能一个人苟安在这里?更何况覆巢之下无完卵。现在他只有一个念头——他就是爬,也要爬到那个人的身边去,不论结局如何,至少他们在一起。 况且,他怎么能容许敌人盘踞在元伯鳍的埋骨之地? “柳大夫,我要去找他,你可有法子?” 在场之人恐怕柳如丝最能理解他的心情,也只有柳如丝面对着比他更复杂的境地。她没有立刻回答元仲辛,而是看向了窗外。 镇戎军城并不大,把府衙围得水泄不通的驻军火把照亮了半座城,柳如丝的心底却是一片黑暗。 她没想过这个结果。 当年宋夏之战他们都是局中人。石有瑕送出行军图间接推动议和结束了战争,而今他却一手造就了新的争端。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他真的是为了她吗?既然是为了她,他考虑过她的心情和立场吗?没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宋人愿意见到自己的国家生灵涂炭,更不用说她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大夫。 除了伤心,更多的是失望,对相伴多年的人,也对自己。她已经因为一次自以为是害死了一个无辜的人,她不能让一切重演。今夜,就让她做个了断吧。 柳如丝下定了决心,转过身直面元仲辛:“我可以给你施针,但我只能保你一个时辰行动如常,之后即便拿到了解药,你也有可能毒入心脉,药石无医。你可想好了?” 元仲辛苦笑了一下:“石有暇处心积虑筹划多时……若不是王宽,他此时一定已经拥兵据城,只待夏军打过来……便开城相迎。 “为今之计,我们须得通知王宽,以金令为凭向德顺军求援,还要在叛军面前揭穿石有瑕……解开困局。 “柳大夫,我想好了。” 天上地下,刀山火海,都要和他一起。 “那我现在就回寨子里叫上兄弟们来支援前线!”项晚儿重新装备好行头,“我们凤凰寨的人驻留在六盘山,本就为了有朝一日夏人再打进来的时候能够继承先人的遗志保家卫国!你们一定要撑住,等我回来!” 与众人互相道了保重之后,项晚儿便出门搬救兵去了。 “你这样,王宽回来非得宰了我不可!”韦原眉眼都皱成一团,最终跺跺脚,“罢了,横竖都是死,我也一起去!” *** “来者何人?谎报军情是要杀头的!”府衙阶下一个带头的大胡子营指挥使闻声喝道。 “这位是边疆战神元伯鳍的二弟元仲辛,军情紧急,特来求援。麻烦各位让一让路,让一让路啊!”韦原一边嚷嚷一边自来熟地把人往旁边拨。 边疆战神的名号在宋夏边境极有震慑力。在场的兵士本来都紧张得很,只等指挥使一声令下就要抄家伙干起来,让韦原这么一搅和,注意力都被元伯鳍的名字吸引了去,紧绷的弦也一下子松了,当真就给他们让开了一条路来。 “他是哑巴吗?要你代为传话?”那位大胡子营指挥使又大声质问。 “嘿,这不是被你们那位石大人重伤了吗?人都要半死不活了还怎么说话啊?”韦原作为前任殿前太尉之子,从小那都是把禁军指挥使当马骑的,这地头阵仗虽大,他是一点儿没在怕的。 王宽眼见着元仲辛一步步走过来,只觉得他每一步都踩在了自己的心尖上。 终于还是来了。 最初的心惊过后,王宽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没有什么结果是他不能坦然接受的,只要这是元仲辛的意愿,元仲辛的选择。 像过了一万年那么漫长,元仲辛终于穿过人海来到了他面前。他再也无法维持表面的镇定,快步上前将人扶稳。 “夏军是怎么回事?”纵有千言万语,事分轻重缓急。 不等元仲辛开口,韦原先体贴地把方才项晚儿所见所闻快速交代了一遍。王宽点点头,从怀中取出御赐金令:“薛映!” 薛映与石有瑕战到酣处,两人身上都挂了彩。这边王宽一声呼喊,薛映令行禁止,立刻收刀回撤。石有瑕得了喘息的机会,想要伺机逃走,一抬头却见柳如丝和他们站在一起,不由愣住。 王宽将金令塞进薛映手中:“镇戎军遭夏军突袭,你速去笼竿城找德顺军知军求援。” 这倒与元仲辛想到了一处去。笼竿城距此比平凉近了一半路程,离京的时候王宽做了些准备,一早让薛映将这一代的路线图都背熟,就算独自前往也绝无问题。 “薛映,你这伤……能撑得住吗?”韦原见他脸上汗水和血水都混在了一起,吃了一惊。 薛映点头:“我没事!” “这是我独门研制的养元丹,可止外伤、治内伤,你拿去吧。”柳如丝见状从袖中取出一个瓷瓶递了上去。薛映看向王宽,见他点头,便也一并收下,拱了拱手算是答谢,也不再看石有瑕一眼,直奔目的地去了。 这短暂的插曲结束,石有瑕重新成为了众人的焦点。他环视四周,发现府衙被围得水泄不通。这本是他作乱的筹码,如今倒困住了他自己。 元仲辛抬手指向石有瑕:“诸位,这位石巡检每月休沐都去高平寨与夏人接头,已有一年之久。你们都被他骗了。” 他声音不高,却足够面前这些带头的将领们听得清楚。 石有瑕最怕的就是被柳如丝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她与元仲辛同来,此刻更是神色复杂地望向他,他下意识地就开口反驳:“你不要血口喷人。” 元仲辛勾唇一笑:“这我怎么敢?血口喷人,那我们王大人可饶不了我。” 他说完又偷偷瞟了一眼身侧的人,见对方正无奈地看着他,便快速地眨了一下右眼,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竹管儿,看上去十分精巧。 “这是我们从你家找到的,这里头还藏着盖了夏人印鉴的书信……”元仲辛从里面取出一张卷成细卷的纸,轻飘飘地展开,“拿给各位看看。” 方才那位大胡子指挥使接了过去拿在手上颠来倒去地看了又看道:“这确实是夏人的印鉴!” “不可能,那是假的!”石有瑕想说秘信上没有印鉴,却猛然意识到这是元仲辛的圈套,当即住了口。 这里不是公堂,即便明知秘信是假,印鉴是假,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已。从一开始元仲辛的目的就不是要与他对质,而是要众将士相信这是真的。如果说面对王宽的步步为营他勉强还能拖一拖时间,那么从元仲辛出现在这里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再无翻盘的可能。 “石大人如何知道的?”王宽视线牢牢锁住了他,语调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冷。 “因为……”石有瑕自知不可能用真正的原因去反驳,只得狡辩道,“通夏的是蔡见贤那个狗官,我……” 他话未说完,被他骗来的营指挥使已经不耐烦再听他解释:“姓石的,你是不是当老子是傻子?兄弟们,给我把他围起来!” 话音一落,那大胡子营指挥使就大步上前要捉拿石有瑕。变故就在这一瞬间发生了。 “小心!”柳如丝这一声惊呼,让人一时竟分辨不出她是在提醒哪一边。只见石有瑕靴头突现尖刀,一脚踹在大胡子的小腿上,后者膝盖一软,他又以绝佳的身法绕至其背后,掌中袖箭便抵在人咽喉上。 “都别过来!”身为秘阁第一斥候,石有瑕到底还是有些关键时刻保命的绝技。 “瑕哥,收手吧。”柳如丝颤声道,“不要一错再错了。你忘了当初我们进秘阁的时候说过什么了吗?” “于无人所知处,扫魑魅、荡风云,为大宋除厄降魔,保天下平安,诸生安宁……”石有瑕直视着柳如丝,眼中有愤恨,有癫狂,“可是有谁顾过我们?” “你断药之后我们走投无路,夏人来找我谈合作,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了我当年为陆观年送行军图之事!他是一死了之了,那我们呢?” “就算是这样你也不能卖国啊!边关将士和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韦原忍不住出声。 “我知道你,你爹曾是殿前太尉,也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凭你也有资格指责我?”石有瑕正是因为发现他和薛映的行迹,才跟踪到那处院落,射伤了元仲辛。 “还有元伯鳍,这些当兵的只知他为保卫大宋战死边关,可他当年为了查明真相与夏人合作可瞒不过我。”石有瑕冷笑道,“凭什么他死后能这般得人尊敬?” “韦太尉固然有错,但他已经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王宽一字一句沉声道,“至于元将军,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他是真正有刚德之人。你这种人,永远不会懂的。” 话说到这里,王宽威压陡生,整个人都散发着迫人的气势,满心的焦灼与愤怒眼看着就要压抑不住。若言语能以形伤人,石有瑕此刻怕是早已被捅个对穿了。 元仲辛听到最后那一句却是心中一动,不禁侧头望过去。檐下的灯映照着王宽棱角分明的侧脸,是如同记忆里一般无二的严肃认真。他贪婪地用视线描摹着对方的轮廓,只想要把眼前的光景都刻在心里,若真活不过明日,那就连同着这份记忆一起,带进棺材里,埋进泥土里。 王宽似有所感,也偏过头来看他,见他一双深棕色的眸子带着感激与不舍的神色望住自己,心底顿时一片柔软,人也跟着冷静下来。 “无论如何,我绝不能失去柳妹,”石有瑕幽幽道,“王宽,别说的旁人个个好似圣人一样!若你是我,又会怎么选?” “他不是你,不会做这种事。”元仲辛语带嘲讽地转向石有瑕,又下意识地朝王宽那边挪了一步想要挡在前面,“为一己之私害人性命,出卖国家,你又凭什么质问别人?” 他知道王宽惯会设身处地替人着想,遇事又先反省自己,如今他身负重伤生死难料,若是由着这人胡思乱想,来日恐成心魔。 “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大不了死在一处。”这句是为了安慰王宽,但也是他的真心话。 “你这样自作主张,可曾问过柳大夫?”元仲辛不知方才王宽也说过类似的话,此刻同样的问题听在石有瑕耳中只觉得分外讽刺。 一直以来他从未质疑过自己对柳如丝的爱,凭着这样的信念才坚持到今天,哪怕双手沾满鲜血也在所不惜。但就在这一日之内,竟然接连有两个人告诉他,他是错的。 不,不,他不可能是错的,若这是错,他所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我只想她活着!”石有瑕已经失去了理智,双眼因激动而变得通红,人质脖子上的袖箭又朝皮肤用力贴了几分。 “是,说到底都是为了我。”柳如丝看起来要冷静许多,或许是最为震惊的时刻已经过去,她像是下定了决心般点点头,“那便由我来结束这一切。” 说罢,她扬起右手,手中赫然便是今日石有瑕用以射伤元仲辛的那支袖箭。她决然地朝自己心口扎去,石有瑕见状顾不得其他,立刻将大胡子往旁边一撂就纵身扑过去想要阻止她。 就在这混乱之间,站在她身侧的韦原猛力将她胳膊向外推去。与此同时,王宽身形一闪正拦在石有瑕面前,一掌劈在对方脖子上,用了十成的力道。石有瑕一时失了防备躲闪不及,当即便晕了过去。 “当”地一声,袖箭落地。柳如丝低头看了看自己空空的两手,一滴泪滑落下来。 终于,一切重归于平静。 -待续- 注: 1. 笼竿城:德顺军治所。虽然直线距离比平凉近但是和镇戎军之间隔了一个六盘山,其实要过去也不容易,没那么快的我感觉。但是这里就当可以那么快吧!毕竟是薛映! 2. “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这句话出自钱穆的《论语新解》里《公冶长篇第五》的第十节钱穆的注解。本节原文是孔子讨论刚德。钱穆的原句是:“刚德之人,能伸乎事物之上,而无所屈挠。富贵贫贱,威武患难,乃及利害毁誉之变,皆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凡儒家所重之道义,皆赖有刚德以达成之。” 3. “你这种人,永远不会懂的。”是元伯鳍死的时候对米禽牧北说的原话,可参见本故事的楔子部分元仲辛的梦。 关于夏人印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元元是造假大师了,所以既然是来宋夏边境,他肯定提前有准备的,能让指挥使确信是夏人的印鉴,当然是他仿制的几可乱真的假货。 关于刚德的这一点我本来是想在观片笔记里专门写一篇来讨论的。但是因为时间精力的缘故,不知道猴年马月才会写,就先放到这里说一下吧。看大宋之后我最大的一个疑问就是,如果王宽面临元伯鳍当年的境地,他会怎么做。神奇的是这个故事写完之后我也有了我的答案,看来测试里说我是实验派写手还挺对。 王宽曾经说过:“人怎么能不相信朋友呢?”所以我一开始会觉得,如果王宽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会求助于他的伙伴。但随后我意识到,如果他真的面临了元伯鳍那样的困境,恐怕就说明,这世上再无七斋,他已经没有值得信任的伙伴和他一起共赴艰险了。所以那个时候,元伯鳍就是面临了这样的境地,在他心里,他已经没有人可以求助了。元仲辛是他要保护的人,但不是可以分担责任的人,樊大人是他敬重的人,但祁川寨一事必然涉及政治斗争,在他心中,樊大人是属于天下百姓的,他不可能那么自私地把人拉下水。所以这件事他只能自己扛,所以他明知是错,也只能选择与米禽牧北合作。这就是所谓“利害毁誉之变不足以摄其气,动其心”。为了给九千将士讨回公道,他不惜堕入泥淖之中,这是真正有刚德的君子。他的死也让我想到加缪的一句话,大概就是说,反抗者如果杀人就违背了反抗的初衷,如果被杀就放弃了反抗,因而反抗者最后必须以自杀来维护正义的清白。而大哥最后就是以一死来成全道义。 说回王宽,他向来恪守君子之道,但他也不是迂腐之人。他会一心求死以全君子之道,还是忍辱偷生与米禽牧北合作?这就好比孟子所说的舍身取义,他一定会选择自己认为更重要的事情(写到这里就不禁感叹一句世间安得两全法)。“我守自己的原则,可从来不会约束别人”,同样的,他坚守原则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与敌人虚与委蛇,或许破坏了他曾经的原则,但是若能为同袍讨回公道,就算背负骂名,恐怕他也一定会去做,因为他在乎的从来就不是自己。 另外,剧里没有提过元伯鳍在与米禽牧北合作期间做了多少卖国的事情,但是根据剧情我的推测是,没有在他手底下出过什么大事(也可能提了什么我给忘了,后期邠州的剧情太不愉快了复习得比较少)。米禽牧北不可能真正信任元伯鳍,而且元伯鳍本身的智力水平应当足以应付夏人。我个人对米禽牧北的理解是他这种行为纯粹是他想看君子折腰的恶趣味,元伯鳍对他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在关键时刻杀周将军,引起边关之乱,其他都无关紧要。所以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一个人要足够强大,才能真正以一己之力成全道义。而元伯鳍和王宽,无疑都是这样的人。(元元内心不知做何感想hhh) 上一章和这章里在对决石有瑕的时候王宽和元仲辛都表达过同一个意思,就是说石有瑕不惜一切救柳如丝的性命,却从头到尾都罔顾她本人的意愿。在这个故事的设计之初,在大纲还完全不长现在这样的时候,我已经设计好了这两个秘阁旧人的角色,作为宽辛的一个对照——失了初心的人走上歪路,为了看似正当的理由,或者以爱的名义去做不法的事情,这样的人也会引起他们的思考——如果换做是我,我会这么做吗? 因为在元伯鳍的问题上已经讨论过了家国大义和个人取舍,这里我就选择了从感情入手。不论你做的事情是否合理,在这段关系里,你首先错在没有尊重你爱的人。李安曾经说过,一段关系里尊重比爱更重要。我想宽辛二人应当是一直都很默契地赞同这一点,因此,他们把对方的意愿放在首位。王宽明知道元仲辛总会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却不会阻止他做他想做的事情,正如我在文中所写“没有什么结果是他不能坦然接受的,只要这是元仲辛的意愿,元仲辛的选择。” 写到这里歪个题,我之前好像提过,宽辛我真正入坑的点是在明月相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买房子买地是霸总特色哇!尤其还是开封那么贵的地方!还是学区房(也不知道能有个啥用……)!而我是多年的霸总爱好者。但是我心目中的霸总不是现在市场上那种流于表面的充满了尴尬又油腻台词的角色。真正的霸道总裁,会支持所爱之人做任何事,会尊重和理解其他任何人,因为他的内心足够强大,无论心智财力都能人所不能。霸道是对世事不公,是对人心偏见,是要心中理想贯彻始终,惠及天下,而不是对自己所爱的人(写完看看又觉得有点羞耻……)。不是说完全不能有啊,但就是情趣和触及底线的区别吧。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了这里,我只能鞠躬感谢了。下一章正文完结,到时见。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如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番外 画你
九
十
十一
黍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番外 浮生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