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苏德的一个简单合集
【苏德】基西科海岸的鲸鱼
雒然
2025/05/11 14:11
大众
脱离原型
加载中……
———— 在未推门以前,我们不知道风沙雨雪。 ———— 苏联只是坐着车,奈何不了婆娑之月影,不明不白地映衬在他那张闭目的脸上,战后会议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开始又结束,为瓜分那点权力吵得不可开交。 他的淡漠几近是具象化的,远东那边分不到,而西边的德意志与破碎的波兰又被英法美咬得死死不放,他尽量放空自己,拉开车帘好让月光完全地映射进车内。 月光嘛,皎洁又纯净,被西方人称作黑夜中的心脏。 苏联乐得享受短暂的闲暇。 5月8日后,他仍然记得那夜蒙尘着烟雾的天空,却也已泛白的。 不见月,却又想起德国人在战火下那对明亮的眸。 闪烁着,熠熠生辉——至少死前如此。 再然后,他的脑海中就印刻下一个鲸鱼与潜艇的故事。 他记得当时只顾着嘲讽对方竟有闲情去关注非州那边的故事,想来也没有仔细剖析德国人生前最后话题的深意。 但他记得德三脸上一闪而过的悲戚,很快地,就被一种淡淡的释然取代。 可惜的是布尔什维克没什么浪漫主义的构想,也没有英雄主义的悲烈,所以也无法苛责苏联一根筋绷到底的思想。 关于信仰问题的讨论,就算是在卫国战争之前也进行了不下十几遍,结果尽是不了了之罢了。 德三生前一直鼓吹的民族主义,也不过是利用人民的眼泪——又或者说——把眼泪传递给他人。 最残忍的以物换物也就是如此了。 他用这种东西穿针引线去缝合这个破碎的德国,事实上这种看似摇摇欲坠的沙土城墙,却是坚固得能与整个欧洲为敌。 蚕食了人性中尚存的理智,而他们又能怪谁呢。 是的啊,世界是不平衡的。 有差距,就有不满,就会爆发。 战争就毅然决然地承担了这个使命。 苏联还记得自己在一次辩论中说的话: “如果自由是少数人的乐享,那么这也算不上什么解放。” 他曾经的一句有力的驳斥呛的对方哑口无言。 对于这个世界,是的,革命尚未胜利。 苏联被车的急停拉回思绪,这才懊恼起自己的发散思维,小身喃喃抱怨了几句,调整了僵硬的坐姿,这才回到那个故事去。 把那条“鲸鱼”当作最后的希望。 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也许他真的有后悔过吧。 最后鲸鱼化作敌军之潜艇。 故事简短而又讽刺,而苏联却觉得确实能够堪堪概括住德三的简短的一生。 似乎是从中品味出某种悲剧色彩,苏联努力回忆着脑中杂碎的片段,努力将他们拼凑成整个故事。 但又觉着不妥,因为德三并不是一个适合悲观的人——或许战争真的改变了他吧。 好吧,战争改变了一切秩序。 想象德三为他的所谓理想奔向海雾,义无反顾。这一切也似乎合理了起来。 毕竟那家伙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的意识形态,苏联肯定他会为追求它而死去。 “我不是告诉你,要有信仰,比怀疑更多的信仰吗。”德三用他似乎是卡满了血块的喉咙轻轻说着,终于舍得抬起头看苏联一眼,“苏联,你也一样。” 汽车缓缓驶入行政楼,苏联很快投身于那无意义的争辩中。毫无疑问的,作为第三帝国的终结者,他坚信自己能够将柏林抢到手。 他对德三盲目的追求嗤之以鼻,却也看透过他脆弱的内心,他见过他的轻狂,也知他实际遍地苍夷,已然腐朽生疮。 苏联自称是最了解第三帝国,而事实上也是如此。 背叛——我们暂且称之为德三的行为,也无法使人忘却曾经轰轰烈烈灼人心扉的爱情,苏联不会刻意去忘却,未来的他要感谢现在的自己,这一切竟会成为往后几十年生活的唯一慰藉。 苏联看到过哪些尚未烧毁的文件,德三的野心,他所畅想的日尔曼尼亚,狂放的笔迹。 想来也是,德三的追求纯粹又茫然,像极了那条幻想出来的,会掉出银鳕鱼的“鲸鱼”。 地堡里各色的针管数不胜数,他们就是在这样令人沉醉的世界里浮沉,分不清虚实,在飘飘然中茫茫死去。 可笑又可悲,可笑又可恨。 会议结束,苏联拿着文件走出场去,避开闪着光的相机走进车内。晚风就着月影的飘渺,夜鸦闹,却也不恼。 定是今日的思索超过了往事的繁杂,苏联捏了捏鼻梁,又缓缓开合了酸涩的眼睛。 车辆缓缓驶出了柏林,而月亮又藏在哪片阴云之后? 苏联决心从故事中挣脱出来,就当是与他已存在在历史中的敌人做上最后的告别。 他想他应该会很轻松。 从此他的泪只能为人民而流。 痛苦已掏空他的灵魂。 从此他生命中只剩一条鲸鱼的浅浅哀鸣。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苏德
【苏德】基西科海岸的鲸鱼
【苏德】你在雪原看什么
提示信息